为扎实开展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活动,姜堰区按照泰州市“百姓日用”文明实践活动工作要求,在去年试点文明实践“六单工作法”的基础上,组织编制服务清单,广泛搜集群众需求信息,组织开展适销对路的志愿服务活动,让广大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的文明实践便民服务。
全面整合资源,打造三级供应链
梳理汇聚区级、街道、社区层面资源,形成编制个性化文明实践项目55项供给清单,类别覆盖理论宣讲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服务、科技科普、体育健身、惠民服务等六个方面,将最新政策、专业服务、特色项目送到群众身边。
广泛收集民意,确保项目合心意
拓宽“心愿码”线上线下信息征集渠道。线上依托“堰上行”文明实践云平台“百姓需求”专栏,借助网格群、“院子之声”小广播推送点单服务信息。线下利用实践站服务大厅、宣传栏、便民超市、文化广场等载体,设置文明实践“心愿码”,居民扫描二维在线点单。截至目前,共收到便民服务、文化文艺等各类“微心愿”近400条,有效掌握了各社区群众实际需求信息。
精准回应诉求,推动服务受欢迎
中天社区是姜堰区较大的养老型社区,实践站先后收集开设老年大学、举办银龄读书会等心愿20余条。为回应群众诉求,社区积极对接辖区爱心商家、社会组织等资源,推出“家门口的老年大学”特色服务项目,内容涵盖书画公益培训、声乐指导交流、非洲鼓课堂等活动,今年以来共开展活动20多场、惠及群众500多人次,居民李奶奶兴奋地说:“社区帮我实现了‘微心愿’,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,每天都充满期待。”此外,结合群众反映的便民服务需求,社区发动共建单位、爱心商圈举办“学雷锋”主题文明集市,理发、磨刀、老花镜配送等20多个服务项目将优质便民服务送到了群众“家门口”。
荷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点单信息进行集中梳理后,发现居民对普法宣传、健康服务方面需求较为强烈,谋划开展了妇女节巾帼普法活动,为居民讲解婚姻财产分配、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法律知识,并提供“一对一”法律咨询服务。同时,结合春季保洁养生,邀请专业医疗团队开展健康义诊活动,为辖区居民提供视力、血压、血糖等检测服务,普及科学用眼、合理用药等知识,得到群众广泛好评。
院子社区针对涉农社区环境卫生薄弱环节,一方面,组织志愿者对房前屋后、主干道路沿线及河塘沟渠进行整治,刷新乡村“颜值”;另一方面,结合植树节抢抓增绿有利时机,携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校区学举办“童心‘植’梦? 绿意同行”活动,种下苗木30多株、绘制“环保小贴士”标识卡40多处,同时创新“一树一档”管理模式,由网格员定期巡查养护、全程跟踪记录,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绿色活力。此外,社区还启动了“美丽庭院”评选,依据绿植覆盖率、庭院整洁度、环保创意等推选8户“星级庭院”,努力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品质。
三园社区是罗塘街道园区所在社区,经济活跃,交易频繁,群众对防诈反诈宣传需求较为迫切。为此,三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活动,邀请民警通过播放反诈视频、剖析典型案例,详细讲解电信诈骗、网络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。同时,组织开展“反诈宣传进村组”活动,志愿者深入村庄各个角落,发放反诈宣传资料,指导居民安装使用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。此外,社区还充分利用广播、文化墙、电子显示屏等平台,循环播放反诈标语和视频,提升群众反诈防护意识。
认真接受评议,形成闭环服务圈
采用“评单”的方式开展活动情况满意度调查,及时收集群众对活动主题形式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评价,对满意度不高的项目适时调整,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专业性、精准性、多样性。线上依托“堰上行”文明实践云平台开设“群众评单”专区,运用扫码评分、留言板等功能实现群众意见“即评即达”;线下针对老年群体推出“微心愿”满意度测评表,结合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反馈。
下一步,姜堰区将坚持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并行,持续优化文明实践工作机制,通过“单独办、联合办,分批办、组团办”等形式深化服务供给,以供需对接“清单化”推动服务群众“精准化”,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、更具人气、更冒热气。